“我每天上午来茶场采茶,一上午能采三四斤左右,鲜叶按35元一斤,半天能挣100多元,采一季茶能挣3000多元。”4月15日,在含山县清溪镇苍横行政村郭代村黑龙沟茶场,脱贫户王良英边采茶边告诉记者。
在含山县清溪镇苍横行政村苍山脚下黑龙沟茶叶有限公司制茶车间,远远飘散着一缕缕茶的清香,这个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制茶车间,十余台机械开足马力运转着。制茶机械配套齐全,有理条机4台,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各一台,分选机两台,风干机一台,每天能制干茶150斤,有龙井、白茶、黄金叶等品种,茶叶年销售额达150万元。车间山坡上成片绿油油,600多亩茶园都是王军种植的。
今年36岁的王军是苍横行政村郭代村村民,他是一位回乡创业致富带头人。6年前,王军一直在南京打工,年收入不菲,并在南京购买了房子。后来回乡探亲,看到了家乡变化越来越大,苍横村处在风景优美的苍山脚下,本村山场面积大,而且大多数被闲置。他了解到原青横集体茶场被分包到户,不成规模,小打小闹没有品牌,销路全靠亲戚朋友帮忙。为了重振家乡茶叶品牌,王军决定回乡创业。2015年,王军毅然回乡从村民手中流转了600多亩闲置荒地,经过清杂、深翻、整垄,当年年底全部栽上了茶苗,并得到政府支持享受到相应的政策补助。
“茶叶基地高峰期采茶工每天有200多人,手慢的一天收入100元左右,熟手一天能挣180元。”王军说,“今年利用县里茶果园奖励政策,我又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全部栽上了油茶,又安排20多名村民务工,其中6户是脱贫户,解决了农村六七十岁留守老人想就业没有门路的难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光一季采茶人均收入就有2000多元。”
创造新生活,同心奔小康。清溪镇苍横行政村脱贫户王良友就在茶叶基地务工,离家近,手工活轻巧。他高兴地说:“我平时在茶叶基地做小工,采茶季我就当采茶工,平时除草施肥等,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清溪镇苍横行政村负责人告诉记者:“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一步,村里还将谋划扩大生态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奔小康。像王军这样的回乡创业致富带头人,他们热爱家乡,有经济头脑,有资金,懂经营,回家乡创业,兴办绿色产业,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增加收入,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