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含山县人力资源网!

您还没有登录哦!

我要去登录
x

含山:为求职者和创业者搭建“连心桥”

2021-08-27   来源:马鞍山日报   浏览数:

今年以来,含山县围绕稳就业促就业助创业,多措并举织密就业创业保障网,破解求职者就业难题,激发创业者创业热情。全县已组织就业招聘会130余场,提供岗位4000余个,成功入职率达40%;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3笔5525万元,其中园区创业贷款11笔185万元。

今年56岁的含山县同发村脱贫户梁新珍在安徽海达服饰有限公司已经工作六年了,尽管年龄较大、缺少专业技能,公司还是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安排她从事生产辅助性工作。她非常珍惜现在的岗位,每天早出晚归,“两点一线”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迟到。她说:“我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块钱的工资,多劳还能多得,公司给我买了社保,领导也非常关心照顾我。前不久,我拜托他们帮我家孩子在厂里找个活干,他们立刻就让我带他过来面试。”

位于含山县经济开发区的海达服饰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经营泳装为主的生产贸易型企业,产品涉及高弹泳装、体育竞技服、针织服装等,与多个知名品牌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以出口外贸为主远销海外。

近年来,该公司常年就业人员达400多人,公司积极发挥社会责任,通过吸纳、分散、拓展三种途径,建立多个就业扶贫驿站、扶贫基地,解决了30多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使他们通过就业收入稳定脱贫。在含山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企业逐步解决了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缺口的问题。

“含山县人社部门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根据我们提供的招聘信息,每周不定期向我们推荐岗位匹配度较高的求职人员信息,今天上午,还向我们推送了一位应聘出纳的个人简历。”8月18日,海达服饰有限公司人事经理胡晨向笔者展示他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谈话间,一条推荐消息又发了过来,“我现在一点也不担心招工问题。”胡晨开心地说。

正在办公室核对员工工资发放表的人事助理杨少凤,就是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应聘到海达工作的。她之前在某房产企业从事人事工作两年多,因家庭原因辞职后,在含山县一站式服务中心登记了求职信息,很快就收到了中心的岗位推送,“也就是半天时间,就接到中心发来的海达公司招聘信息,然后公司就联系我过来面试,来这边一看,薪资待遇、工作环境都挺好,也就立刻办理了入职手续,正式上岗了。”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海达服饰对自主品牌设计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但是专业技能型人才难觅却拦住了企业求新求变的“步伐”,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宽贸易渠道,今年公司在含山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通过校企合作,吸纳了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两名应届生张燕和常菲,来厂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和业务跟单工作。胡晨说:“这两个女孩非常优秀,是我们企业需要的‘及时雨’”,招募到设计师后,公司已开始将部分精力转移到内销业务上,致力于打造自主的内销品牌,“前段时间我们设计出来的样衣摆放在直播间,主播直播时被客户看中买走了。”胡晨笑着说。

含山县在依托一站式服务中心、扶贫基地、以工招工、校企合作等线上线下途径,源源不断向企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的同时,还建立“一网两库”(县人力资源服务网、县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含山籍高校学生信息库)定期发布招聘求职信息,畅通企业和个人沟通交流渠道,“除了‘含山网’‘含山融媒’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招聘信息外,企业和求职者可以登录‘一网两库’信息系统进行自主招工或应聘,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挑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含山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孙奎在手机上熟练地点开县人力资源服务网打开资讯栏,向笔者演示操作。

与此同时,含山县也积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和返乡创业园等政策宣传力度,面向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创业场所、创业政策、创业贷款(最高额度20万元)等服务,激发劳动者创业积极性,鼓励劳动者返乡创业,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这几天,位于含山县经济开发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内的居普办公用品销售经营部,在7月中下旬申请的20万元贷款已经到账,公司负责人张有军介绍道:“之前在上海做玉器生意,因为家乡情结选择返乡创业,从事电商销售,在政府创业政策的帮助下,我们申请到了20万元创业贷款,还帮我们落实办公室和一个小仓库,对我们创业起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讯员 王超群 郭萌


典型案例:

梁新珍的新生活

8月20日,在含山海达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56岁的梁新珍正在忙碌地装卸货物。

从14年前开始,她的丈夫周知平生病无法工作,生活重担压得梁新珍喘不过气来。2019年,小儿子周军军在县内与人合伙包工时,被坍塌的墙体砸伤,导致腿骨骨折,一直在家修养。丈夫周知平今年4月病情加重,又住进了巢湖市人民医院。

“如果不是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生活。”梁新珍告诉笔者。丈夫周知平在市外看病,报销了近一半的医药费。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小儿子务工受伤的赔偿款问题也正在解决。“政府还专门帮我续签了公益性岗位,除了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还发放500元的岗位补助。”再有两个月,周军军就可以外出务工了,梁新珍谈到未来的生活时还是充满信心:“等小儿子伤养好了,企业答应帮忙安排个工作。”

为确保脱贫群体能够持续稳定增收,含山县进一步聚焦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开发道路保洁、森林防火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帮助脱贫人员稳定增收的同时,提升脱贫人员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县镇两级共同开发公益性岗位708个,指导帮助脱贫户返岗就业4670人。(通讯员 郭萌)